
Background
Market research
許多父母期望金融教育與儲蓄規劃能盡早進入小孩的生活,因此我們將目標族群朝向年紀較輕且金融知識較為缺乏的學生族群,協助子女及早建立金錢觀念與良好的使用習慣。
家長期望金融教育與儲蓄規劃能儘早進入小孩的生活,同時英國劍橋大學在研究中發現「孩童到7歲時已有與未來財務規劃的相關概念」。然而根據滙豐(2020)研究指出,大部分家長認為自己無法有效持續提供小孩金融教育,證明親子帳戶仍存在許多市場缺口。
Overview /
Opportunity
當前台灣市場的金融商品多以家長服務為導向,並無法滿足家長的金融教育期望與子女需求,家長端在思考零用錢的配發與管理如何執行,同時對孩童的金錢花用並無信心。
因此,我們將目標族群朝向「年紀較輕且金融知識缺乏的學生族群與家長兩端」,協助子女及早建立金錢觀念與良好的使用習慣。
User Research /
Target Audience
針對親子帳戶產品定位,將「家長及孩童端」劃分出兩大目標族群,並進一步整合出兩個向度的關鍵Persona,包含使用者特徵、痛點及需求,其中,孩童端以「國小及國中區段」做為基本設定。
User Research /
Key insight
❶ 學校、家庭不太會教導理財針 ▶ 理財知識難以有效傳遞
❷ 市面上無以教育為主的親子帳戶 ▶ 現有服務無法幫助兒童行為養成
❸ 家長難以掌控兒童成長變化 ▶ 即時掌握與控管方式有限
❹ 兒童學習金融理財的困難性 ▶ 孩童主動性理財意識薄弱
訪談結果顯示家長在孩童國小、國中階段時,會幫小孩子開戶但不會給予財務自主權,因擔心小孩無法掌控。而國三及高中階段開始會漸漸讓孩童有些自主機會,希望可讓他們思考如何有效管理金錢支出,同時期望學習存款並以金融教育為原則配給零用錢。因此,歸結出市場普遍家長對孩童的金融服務,存在期望與需求,可從三個面向,找到市場缺口。
Solution /
讓金錢課題變成好玩有趣的家庭活動
家庭的互動式金融教育:自主性 、 學習性 、 互動性
Structure /
Design Concept /
本專案為一款針對親子理財的電子支付APP,提供家長端與孩童端共同服務,根據TA屬性質型介面規劃,打造市場新的金融親子體驗。